毛泽东与河北
“和”字的六种读音
“三八”感言
邯银之花
书法
青春无悔
人人享有好睡眠
走进诗意之春
学会感恩 懂得珍惜
 
版面导航     
下一篇4 2022年3月25日 放大 缩小 默认        


人人享有好睡眠

         谢继炯
 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。睡眠已成为现代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词汇。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《2021运动与睡眠白皮书》显示:全国有超过三亿人存在睡眠障碍。在社会公认的睡眠、饮食、运动养生三要素中,睡眠占据着特殊地位,发挥着特殊作用。睡得好才能吃得香,睡得好运动才能有精力,睡得好工作生活才有精气神。古代养生学者李渔曾说:“养生之决,当以睡眠俱先。睡能还精,睡能养气,睡能健脾益胃,睡能坚骨强筋”。
  睡眠障碍有多种表现,不寐,少寐,多寐和异寐。这里仅谈一下不寐和少寐,也就是睡眠时间少和睡眠质量不高,严重者称之为失眠。
  中医认为失眠的机理:营卫不和,阴阳失调。卫气白天行于体表,夜晚则行于内脏,与营气结合,共助五脏之精,涵养五脏之神,神安则寐。这就要求我们遵循昼夜节律以及日主动、夜主静的规律,科学安排好每一天。
  失眠的具体原因主要是饮食不节,情志失常,劳逸失调,病后体虚,以及心理暗示,外部错误信号误导所致。主要类型有心脾两虚,肝郁化火,阴虚火旺,痰热内扰和心胆气虚。心脾两虚和心胆气虚法治的基本思路是“补”,肝郁化火是“疏”,阴虚火旺是“滋阴泄火”,痰热内扰是“袪痰湿”。在现实生活中,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  凡事想开,学会积极地看待问题,防止肝胆郁结,确保肝功疏达。特别是要克服心理暗示,避免恐惧感,临床所见很多失眠者是心理暗示的结果。
  饮食有节。现代病很多是吃出来的,暴饮暴食,忽冷忽热,饥饱无常,久而久之伤及脾胃。脾虚则气血不足,气血不足则心神不安。另外,胃不和也会“卧不安”。
  劳逸结合。思虑过度伤脾和元气。工作有张有驰,生活有滋有味。特别是不能长期熬夜,房事也不能过于频繁。
  运动有度。通过坚持运动,促进代谢,拉筋强骨。但要因人而宜,不宜强度过大。气血不足者要循序渐进。
  白天要精神。保持饱满旺盛的工作生活状态,并多晒太阳,通过大量积累腺苷和血清素,增加夜晚睡眠压力,有助于睡眠质量。
  晚上要清静。回归自然属性,做夜晚的主人,积极做好睡觉前准备。晚饭要清淡,饭后适当运动,坚持足浴,睡前喝杯热奶,关闭手机,确保11点前入睡。
  享有好睡眠是每一个人愿望,享受好睡眠就要从以上点点滴滴做起。 (摘自“邯郸之窗”微信公众号)

 

 

   
   
   

邯郸银行-行报